个人简介:
方旭红,男,汉族,安徽省肥西县人,4491.c威尼斯副教授,博士,硕士研究生导师。
一、学习及工作经历
1990年9月-1993年6月,合肥学院中文系学习;
1993年7月-1999年8月,安徽叉车集团公司工作;
1999年9月-2002年6月,安徽大学历史系学习,获历史学硕士学位;
2002年9月-2005年6月,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学习,获历史学博士学位;
2005年7月至今,4491.c威尼斯工作;现任学校社科处副处长。
2006年5月-2009年3月,南京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社会学博士后研究。
二、讲授过的主要课程
本科生讲授:旅游管理、休闲与娱乐管理、管理心理学、旅游社会学
研究生讲授:旅游社会学、旅游行为学
三、主要研究方向
1.文化旅游资源管理与开发
2.中国出境旅游
四、主要研究成果:
(一)著作:
集聚·分化·整合:1927-1937年苏州城市化研究[M].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,2012;
(二)论文:
[1]基于侨校培养目标的境外生国情教育路径叹息[J].华侨高等教育研究,2020(1)
[2]我国我国公民境外旅游恐怖袭击的风险感知研究:基于风险文化理论的社会网络分析[J].旅游论坛,2019(3),旅游管理(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),2019(8)
[3]住宿设施还是吸引物要素?——阳朔、奈良两地民宿顾客体验差异分析[J].资源开发与市场,2019(12)
[4]基于协同理论的福建省“海丝”旅游发展研究[J].合肥工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9(1)
[5]基于网络文本的旅游不文明行为公众认知研究[J].旅游论坛,2018(2)
[6]地理环境对闽南民歌的影响[J].黎明职业大学学报,2018(2)
[7]基于网络文本的历史街区旅游发展效果研究——以晋江五店市为例[J].旅游研究,2017(4)
[8]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及空间分布特征[J].龙岩学院学报,2016(6)
[9]乡村旅游社区参与路径:基于惠安县大、小民俗村的个案研究[J].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,2015(3)
[10]“金陵十二钗”休闲行为的空间差异研究[J].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,2014(11)
[11]基于网络文本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形象研究——以泉州市为例[J].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,2014(4)
[12]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发展中的“生活化”利用[J].华侨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4(1);
[13]环境美学视野下城市滨水公园景观优化设计研究——以泉州市西湖公园为例[J].广东园林,2013(5)
[14]中国大陆游客对泰国旅游感知研究——基于网络自媒体的内容分析[J].华侨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 ,2013(3)
[15]海峡两岸旅游对中国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影响研究[J].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,2012(5);
[16]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保护[J].合肥工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2(4);
[17]海峡两岸旅游对中国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影响研究[J].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,2012(5);
[18]山岳型风景区餐饮设施布局研究——以泉州市清源山风景区为例[J].科技广场,2011(11)
[19]大陆游客在台旅游安全问题引发因素研究[J].华侨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11(3);
[20]旅游与清末民国时期城市发展——以苏州为例[J].合肥工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1(6);
[21]生态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[J].重庆师范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11(2);
[22]论福建建构“自然与文化旅游中心”的可行性[J].合肥工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0(3);
[23]休闲方式与时代精神建构[J].苏州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9(2);
[24]乡村旅游的“城市性”因素及发展策略[J].安徽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7(3)(CSSCI);
[25]依法治国理念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辨析[J].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,2007(7);
[26]论地级市域旅游合作的必要性——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[J].合肥工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7(3);
[27]发展乡村旅游政府需依法行政[N].中国旅游报(理论版)2007-1-19;
[28]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城市离婚问题[J].江苏社会科学,2006(5)(CSSCI);
[29]国际关系视野下的“黄祸论”[J].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(社会科学版),2006(5);
[30]论“黄祸论”形成的根源及影响[J].安徽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5(1)(CSSCI),《新华文摘》论点摘编;
[31]1927-1937年苏州建设旅游休闲城市的设想与实践,社会科学,2004(12)(CSSCI),《新华文摘》论点摘编;
[32]南京国民政府县级政权的运作机制:1927-1937年[J].安徽史学,2005(2)(CSSCI);
[33]论20世纪20、30年代吴江城镇化趋势[J].江苏社会科学,2004(4)(CSSCI),《新华文摘》论点摘编;
[34]梁启超创建民族新文化的最初设想——以1898-1907年为中心[J].济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05(1),《光明日报》、光明网、新浪网摘要转载。
五、获得荣誉
2014年1月,研究报告“推动福建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研究”获福建省旅游局指定项目二等奖。
2013年12月,著作《集聚▪分化▪整合:1927-1937年苏州城市化研究》获泉州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。
2005年,获苏州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称号。
六、主持项目
利用中央支持政策叠加效应促进福建“海丝”旅游协同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,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,项目编号:2017R0068;
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利用研究,泉州市社科重点项目,项目编号:2016C06;
构建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福建省联合旅游投诉机制研究,福建省社科项目,编号:2013B064;
基于跨文闽台旅游合作先行先试途径与对策研究,福建省社科项目,编号:2011B025; 化交往的中国出境旅游研究,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,编号:13J00022;
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生活方式研究,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,编号:20060400923;
关于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思考:提升泉州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研究,泉州市社科规划课题,编号:2006A—ZZ03。
注:部分数据截止2020年9月